您當前的位置 >
作者: 來源: 更新時間:2017-04-15
牡丹江支部遺址——天和東鞭桿鋪位于牡丹江市東一條路與長安街交叉路口西北側。
1926年冬,中共北滿地委派牡丹江旅哈爾濱市的學生、中共黨員段中和,張德濟利用假期回牡丹江,采取辦平民學校和讀書會等形式,在皮革、修表等手工業工人和伐木工人、鐵路工人中,發展有斗爭經驗的5名工人,加入黨組織,在牡丹江天和東鞭桿鋪建立了黨支部,由段中和、張德濟負責支部工作,共產黨員7人。到年末黨員共有18人。1927年4月,中共北滿地委派吳慶祥到牡丹江,住在天和東鞭桿鋪以修表為掩護,積極擴大黨組織的活動范圍。
牡丹江黨組織建立后,按照黨的團結工農兵學商各界一一反帝封建軍閥斗爭的方針,注重黨的統戰工作。爭取一爭可以爭取的力量,擴大了黨的影響力,為反帝、反封建及抗日戰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