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 >
作者: 來源: 更新時間:2017-04-15
1938年8月末,東北抗日聯軍五軍一師包括隨軍西征的由四、五軍女戰士組成的婦女團20來人在內共100人左右,在五常境內遭挫折與五軍二師失去聯系后,由師長關書范帶領東返牡丹江后方刁翎根據地。
10月19日,關書范帶領部隊到達刁翎地區的柞木崗山下,在烏斯渾河西岸的老道溝柳樹叢中宿營,準備次日渡河北進馬蹄溝、碾子溝,到牡丹江邊的喀上喀山區(今屬依蘭縣),找抗聯二路軍總部及五軍稽查處(聯絡部)。此時,婦女團只剩下指導員冷云和安順福、楊貴珍、王惠民、胡秀芝、郭桂琴、黃桂清、李鳳善等8人。當晚部隊被敵人發覺,敵人出動千余人的大部隊包圍五軍一師宿營地。敵人弄不清抗聯隊伍的底細,不敢貿然攻擊,只是悄悄地占領有利地形,潛伏在抗聯隊伍的周圍,等天明弄清情況,再發動襲擊。
第二天拂曉,抗聯隊伍整裝待發,師部命令金世鋒參謀帶領婦女團八名女戰士先行渡河。金參謀獨自下河探路,剛游到對岸,突然槍炮聲大作,敵人從抗聯駐地的東南方展開了猛烈地攻擊。一師指戰員迅速分散隱蔽,邊打邊向西邊的柞木崗子密林中撤。八名女戰士被阻隔在河岸邊。
敵人只顧開始后撤的抗聯大部隊,沒有發現八名女戰士,河對岸也沒有敵人,但是深明大義的八名女戰士放棄了渡河求生的機會,決定吸引敵人火力,掩護部隊突圍。冷云把戰士們分成三個戰斗小組,隱蔽在柳樹叢中,從背后給敵人以很大殺傷。圍追抗聯大隊的敵人,背后遭到猛烈襲擊,不得不分出大部分兵力調頭向河邊撲來。八名女戰士沉著應戰,將敵人牢牢拖住,為一師突出重圍創造了有利條件。
一師趁敵人分散兵力,調整部署的混亂之機,迅速沖出包圍,潛入山林,占領高地,發起反沖鋒,接應婦女團八名女戰士。然而,敵眾我寡,各處險要地方都為敵人搶占,反沖鋒無法奏效,部隊傷亡加重。占據絕對優勢的敵人,開始形成新的包圍圈。一師的處境越來越險惡,師部為了保存力量,命令撤退。
敵人被五軍一師甩掉,氣急敗壞地向婦女團八名女戰士的河岸陣地猛撲過來。八名女戰士與敵人反復較量,多次將敵人打退??孤撆畱鹗奎S桂清和郭桂琴負傷了,燃燒的大火又使女戰士們賴以隱蔽的柳樹叢不斷縮小。戰士們的子彈打光,手榴彈也只剩下三顆。指導員冷云決定帶領女戰士們渡河。秋汛時節河水陡漲,水深流急,她們不理會敵人勸降的嚎叫,砸碎槍支,背扶起負傷的戰友,從容步入激流滾滾的烏斯渾河,壯烈殉國。八女中除冷云是樺川縣人,安順福是穆棱縣人外,其余6人都是林口縣人。
八位抗聯女戰士大義凜然,壯烈殉國的場面,使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司令官熊谷大佐及其部下驚愕肅立,油然而生敬佩之心。事后熊谷大佐曾對人說:“中國的女人死的都不怕,中國的滅亡不了……”。